(资料图片)
偶然看到一段话:你要写庐山,你就不能只写庐山。你要写树梢的弯度,你要写湖面的波纹,你要写树枝婆娑的声音和它落地的路径。看那风打着卷从五老峰顶吹向湖面,这种悸动让芦林湖不禁泛起涟漪。原来险峻的风也有柔情,原来你并非无声的海,只是不为我澎湃”。
回来的路上,雾中的树林,绿野仙踪般的魔幻。隐藏在云雾里的庐山就像闭关修行的隐士。热闹是游客的,庐山是自由。本来每个人眼里的庐山也是不同的,看见山和看见雾都不重要,自己的悟才是真的雾,见雾见山都是自我的修行。
那一刻,雾不再是雾,山也不再是山,是若隐若现,若虚若实的超脱,是历经千帆,心境悠然的自由。
上一篇:生意社:2023年上半年烧碱价格震荡走跌 后期或不容乐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2 大众时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